為什麼每次正餐吃飽了,還能再吃下甜點?

甜點的快樂指數,嗜甜無罪,只要控糖得宜!工作壓力山大、被豬隊友惹惱,或是陰鬱的下雨天,似乎只要來份甜點,就能將所有抑鬱一掃而空?其實錯的不是你,而是人們的大腦,生來就被鼓勵吃甜食!

 

一萬年前就開始吃糖?多甜蜜的往事

從史前時期人類就已知道從鮮果、蜂蜜、植物中攝取甜味食物,之後才發展出從甜菜、甘蔗及穀物製糖,製糖業的發展也意味著工業技術水平的飛越。

中世紀歐洲只能從蜜糖裡取得甜味,加上製糖工藝落後,所以那時候「糖」是身份的象徵,直到歐洲強權國家開始侵略南美洲、非洲或東南亞國家,並以大量黑奴種植甘蔗製糖,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,甜菜製糖的成功推動了製糖業的機械化發展,慢慢地糖才轉變成普通的消費品。

螞蟻人中了什麼黑魔法?

佔人體重量不到2%的大腦,平均每天就要消耗400卡的熱量,在從事動腦或耗神的工作時,消耗的熱量會更多,導致血糖降低,這時如果能攝取結構單純的醣類,如蔗糖、麥芽糖、木寡糖、果寡糖 等,很快就能讓血糖值上升,恢復活力!

此外,在糖分接觸味蕾的甜味接收器時,會發給大腦皮質層一個刺激訊號,讓多巴胺神經元分泌多巴胺,帶給人們「愉快的感覺」。這個獎勵機制從採集時代開始,一直都沒變,變的是現代人醣類來源更多元。因此,偶爾透過甜食來刺激多巴胺分泌無罪,但請記得,攝取過量糖份卻有害身體,會導致頭痛、加速皮膚老化、血壓升高、刺激血管發炎、影響內分泌甚至使記憶力衰退。建議依照WHO(世界衛生組織)指示,將每日糖攝取量降低到每日熱量5%以下或是25克以內,才能遠離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疾病。

西餐為何在餐後上甜點?甜點裝在第二個胃

是什麼讓我們正餐吃飽了,還能再吃下甜點?

其實人的胃伸縮性比一般器官強很多,可裝下兩千克到四千克食物,相當於一大瓶桶裝水。當我們正在吃某一種食物時,比如又鹹又辣的火鍋,大腦就會產生愉悅感,隨著食物的攝入量越來越多,但是大腦不願意讓人們,一直吃同樣的東西,到某個階段,愉悅感就慢慢的降低,胃就會開始有飽腹感,這就是由澳洲迪肯大學(Deakin University)感官科學教授羅素福克斯(Russell Keast)提出的「特定感官的果腹感」(Sensory specific satiety)現象

此時胃不一定在飽滿狀態,只是被大腦欺騙了,這時,只要有另一種風味的食物出現,大腦就會跟你說「你又餓了,快繼續用食」,一般我們的主食都偏鹹,在我們正餐吃的很飽的時候,甜點的出現,就像天使的出現,給你的胃溫柔的施法,讓它奇跡般地多出了空間所以你也會感覺到,自己有「兩個胃」嗎?

品嘗甜點在中世紀歐洲,是極端上品的奢華之舉,所以貴族在宴請客人時,利用甜味劑製作的甜點理所當然就成為最後的壓軸菜,在豐富美味的食物之後、再獻上奢侈的甜點,曾經一度比主菜還要被期待驚喜。這也是為了吸引客人的興趣,讓客人不要過早離開餐桌。

而這一做法也一直被沿襲至今,從營養學角度來講,西餐的主菜是肉,一塊牛肉的消化時間差不多是六個小時,再通過幽門達到小腸,此時血糖可能等不及你,慢慢悠悠消化完牛肉,所以得再吃點甜品,這樣血糖提升很快,並有飽腹感。

另一方面,現如今在我們對西餐的認知中,無論是肉類主菜還是魚類主菜,味道都相對平淡,最終,能刺激起味蕾最大快感的,往往是餐後甜點。

 

甜點:調動五感的最佳偵探

甜點,自古就是奢華的代名詞,從埃及貴族陵墓中挖掘的蜂蜜小圓餅,到中世紀法國貴族宴席的菜單中有三分之一是甜點,讓查理九世不得不發佈命令,限制貴族的餐後甜點不得超過六道,卻始終收不到成效[註1]

這些從貴族流入平凡百姓家的甜點,包含以糖霜裝飾、燉煮、醃漬各種水果,以及酥皮蛋糕、果凍、布丁、餅乾、麵包等,讓無緣品嚐高級料理的普羅大眾,得以透過甜點,親炙過去貴族對食物品味的追求,不僅包含味覺,更需結合視覺、嗅覺與口感。而如今從許多創意甜點中,如曾風靡一時的巧克力火焰冰淇淋,除了嘗試在視覺上製造更大的衝擊,更希望挑動食客的其他感官;如敲碎巧克力薄片時的清脆響聲,和在火焰中化為綿軟甜漿的巧克力,讓滿滿的幸福感為這一餐劃上完美句點[註2]

因此,當味蕾因「繁忙的生活步調」和「吃進大量加工品」而變得遲鈍時,不妨在睏意十足的下午茶時光,或晚餐後的悠閒片刻中,以一道純淨無添加的甜點犒賞自己,藉此喚醒被封存已久的五感。

 

[註1] https://okapi.books.com.tw/article/12884

[註2] https://tw.tv.yahoo.com/fire-ice-cream-023138914.html

延伸閱讀